
近年来,宁阳县为进一步织密健全“居家为基础、社区为依托、机构为补充”的康养服务体系,从完善运行机制、整合数据资源、优化服务模式等方面精准用力,探索“1+3+N”智慧康养服务模式,汇聚居民机构“大数据”,开展社区居家“大服务”,完善服务保障“大监管”,将养老医疗与平台赋能相结合,打造高效、贴心的康养服务新生态。
夯实智慧康养基础,织密服务网络
以“一盘棋”思路统筹康养服务体系建设,通过物联网、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,丰富完善“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、医养康养相结合”服务体系,积极引入社会化力量搭建智慧康养综合服务平台,以智慧化方式服务“身边+周边”,实现“居家-社区-机构”三级联动。目前,已建成41个康养服务巡诊台、14处幸福食堂、23处社区服务驿站,集成在线问诊、日间照料、文娱活动等多元功能,形成“15分钟可达、服务全域覆盖”的康养服务网络。以“智慧”破题,平台接入智能手环、门磁开关、一键呼救等16类5000余个终端设备,组建专业团队保障服务效能,累计惠及居民超4.5万人次,以数字化手段筑牢康养阵地“硬基础”。
整合资源力量,激活康养发展新动能
创新“社区输入+数据推送+部门响应”工作机制,实施社区工作者“扎根”行动,深化网格联动融合效能,实施“双员入网”行动(每个网格配备1名社区工作者+1名公益岗),定期入户走访独居老人等重点人群,动态采集1.6万余条居民健康情况和医养需求数据。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优化配齐28支家庭医生团队开展电子签约,建立居民医养服务需求档案,为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建立“一类一人一案”服务方案。引入社会志愿组织、社区志愿者协同参与,搭建“线上需求响应+线下即时服务”双通道,通过数字化手段实时掌握居民健康状态与诉求,实现康养服务“需求可感知、资源可调度、响应无延迟”,为居民提供“家门口”暖心帮扶。
创新零距离服务模式,升级养老体验
充分整合社区周边康养服务资源,推出全周期专业化、特色化、个性化照护方案,依托智慧平台打造“一键式”服务闭环,将传统“被动养老”升级为“智慧享老”。比如,老年人或家属在家通过手机端即可实现网上预约家政、送餐、照护等生活服务;针对独居老年人照护需求,通过毫米波雷达与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健康数据,在线分析室内异常活动行为,构建24小时“隐形安全网”,遇到突发情况可10分钟内将报警信息同步发送家属、急救中心及养老站。此外,平台同步建立服务质量评价体系,以数据反馈倒逼服务优化,让“老有所依”的美好愿景成为现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