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近年来,东平县始终以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、满意度为目标,围绕发展和民生两大主题,找准群众关切点,提供多元化政务服务,推动政务增值服务迭代升级。
帮办导办,在优化服务上做“加法”。推行“口述办证+保姆式”服务模式,充分考虑部分办事群众年龄偏大、无电脑或电脑操作技能缺乏、申办流程不理解等情况,由工作人员提供全程帮办代办服务。通过现场沟通、问询等方式,将企业群众所需填报的登记信息整合、录入。企业群众只需“口述式”对答、确认签字即可快速领取登记证书。
流程再造,在精简材料上做“减法”。以告知承诺减少证明材料,比如将高频事项申报资料做成模板(范本),制作《社会组织捐赠承诺书》、《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承诺书》等;按照易行易懂原则,重新梳理社会组织登记审批申请资料清单,增加多项填写指南和条款释义;多个社会组织行政许可事项需重复提供的材料只要一份,能够通过网上查询验证的原件一律不再要求提供,实现事项办理“一表申请、一套材料、一纸告知”服务目标。
数字赋能,在办事效率上做“乘法”。推出高频事项“一码办”服务清单,企业群众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,即可详细了解相关事项服务指南与申办流程方式,并一次性获取所需材料模板。同时,建立社会组织负责人登记群,工作人员在群内随时解答企业群众提出的各类问题,解决业务办理过程中“问不清”“重复讲”“记不住”等问题,进一步提升业务办理效率,实现审批服务便民化。
精准服务,在解决困难上做“除法”。发挥“湖小美”“跑团”服务企业、群众作用。事前,“跑手”主动对接,提供政策讲解、业务咨询等指导服务;事中,“跑手”全程跟踪,量身订制个性化审批流程;事后,定期回访,延伸服务内容,提供专业要素保障,以精准服务破解难题,让企业群众真正感受到“东平温度”,体验到“东平速度”。
下一步,东平县将用好“加减乘除”工作法,为企业群众提供更高效、更便捷、更走心的优质服务,答好服务企业群众“满意卷”,以政务增值服务提档升级为东平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(稿件来源:东平县大数据中心)